第188章 造出
關燈
小
中
大
第188章 造出
傅朝瑜叫來方爻, 讓他給自己尋幾個人信得過的木工師傅,再去給他準備一些東西。
方爻看著單子犯了迷糊:“大人這想要做……炮仗?”
傅朝瑜搖了搖頭:“是想琢磨一些新東西,你先把人給我找來, 記得找幾個手藝精湛、口風緊的, 我有大用。”
方爻知道傅大人不會無的放矢,他既然說有大用,便肯定是不同尋常之物。為了不耽誤傅大人做事, 方爻立馬就下去準備了。
傅朝瑜不喜歡戰爭, 更不喜傷亡。兵者,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 不得已而用之。凡是戰爭,都應該慎之又慎。若是世間所有國家部族都能崇尚和平,不再窮兵黷武, 必然能少許多悲劇。
然而這並不現實。
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忍讓, 人的欲.望是無窮的, 欲.望催發出來的戰爭也無休無止。原本傅朝瑜並不打算將此物拿出來,冷兵器時代傷亡有限,可一旦過渡到熱武器, 傷亡勢必會大幅增加。
傅朝瑜並非心疼敵人, 而是擔心這東西外洩, 一如現在的拋石車一樣。這東西一經面世, 想要摧毀或者隱藏幾乎不可能,皇上絕對會將其收為己用,雖不會濫殺, 但是終究留有禍患。等到他小外甥繼位後,他可以規勸小外甥, 但卻勸不了繼任者,也勸不了那些野心家,日後x局勢會演變成何種地步傅朝瑜也不知道。
不過就眼下的情況來看,這卻是對付東.突厥最好的辦法。
原料沒有備齊,傅朝瑜只能先耐著性子先等等。
從書房出來之後,傅朝瑜又領著人去安排了農事。常樂北邊有不少從伊州遷過來的吐谷渾人,他們在此待一年有餘,連大魏日常用語也都學會了。
傅朝瑜過去時,眾人正在商議盡快給紅薯育苗。
他們去年分到了不少紅薯種子,作為遷到西北來的外族人,他們竟然是最先收到紅薯種子的那一批。需知好多西北百姓只分到了些涼州送過來的土豆,紅薯壓根摸都沒摸過,少說也得往後再排上半年才能拿到種子,可他們竟然能排在大魏人前面!
雖說吐谷渾成了伊州,隸屬於大魏,如今已經是一個國家,不分你我,但總歸是不同的。這些人從前生怕自己被排擠,如今衙門對他們的優待,則徹底讓這群人放下了芥蒂,在西北找到了歸屬感。
西北這邊荒地不少,上回聽聞官府還有意遷一批人去高昌縣,一如當初將他們從吐谷渾遷到這兒來一樣。這也未嘗不好,只要跟著大魏朝廷總不會吃虧,他們可以勸一勸伊州族人來此安居。
有人遲疑:“可他們世世代代都在吐谷渾,真的願意來麽?”
“多寫幾封信回去肯定有人願意過來的,留在那兒有什麽好?家裏孩子想出人頭地都夠嗆,輪到年成不好,還得把自家糧食拿出去送給上頭官員,那食不果腹的日子我真是受夠了,想必族人們肯定也早就有所不滿。咱們先試試,來這這麽久,還沒捎消息回去過呢。”
正商量著,忽然看到傅大人過來了。
人群中有兩個膽子大的,立即主動上前搭話。他們說話仍有口音,但是正常溝通交流卻無影響。傅朝瑜對他們刮目相看,這些人適應得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好。
他打趣道:“再過些日子,你們的西北話說得可要比我好多了。”
傅朝瑜是江南人,去京城路上學得中原官話,來了西北之後又學了這邊的話,不過說的也不是很好。
傅朝瑜跟前的漢子笑道:“大人您就別打趣咱們了,我們還有的學呢。正好您今兒來了,能不能勞煩您給咱們看看這紅薯育苗做得對不對。先前衙門的人也都講過,我們怕記得不牢,回來之後琢磨了好幾日,也不知有沒有記錯了。”
春耕這段時間傅朝瑜每每出門都待著幾個種田的好手,為的就是隨時解惑答疑。他雖然涉獵極廣,但許多事兒都是淺嘗輒止,譬如農事方面,傅朝瑜往往都是吩咐幾句,讓下面的懂行的人去做。
術業有專攻,傅朝瑜不能不懂裝懂。
有了懂行的指點,眾人很快便上手了。
在西北的日子,真比他們當初在吐谷渾的時候過得舒坦。從前哪有人願意這麽細致入微地手把手教他們如何種田?官府都奉承著大汗跟王室,從來都不會管他們死活,偶爾遇上一兩個清官,那都算是祖宗保佑了。可自從來了西北,他們卻發現這裏的官員似乎都不錯。
興許是傅大人管理有方,西北官吏身上都不見傲氣,還很平易近人。
日子過得舒坦,他們甚至還開始期待起了幾月後的學堂。原本去年年底西北各地便可以新建學校,這兩年西北開設了許多棉布廠,陸陸續續都賺了不少錢,加上傅大人經營有方,各地商賈都愛來西北碰運氣,西北如今真不缺錢。
衙門有了底氣,自然得興文教,修建學堂便是一樣。各地都希望學堂能比照著涼州學堂來,即便先生沒有涼州學堂的先生好,可教他們這些尋常人家的孩子總是綽綽有餘。而常樂的學堂都已經在建了,眾人一邊種地,一邊憧憬自己的孩子往後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學堂裏頭讀書。
學成文武藝,貨與帝王家。融入了西北之後,連帶著也認同了儒家那一整套觀念,他們幾乎已經脫離了原本吐谷渾的文化與認同。果然,還是將族人勸到這邊來最好,留在伊州境內是沒什麽出息的。
同樣的路子,傅朝瑜打算在高昌也試一試。如今高昌並未設州,而是設了高昌縣,並入沙洲,縣治就在從前高昌王庭所在。
朝廷年初已經派了知縣前去高昌縣,甚至連班子都給配齊了,新任的知縣也是科舉入仕的寒門,這兩年皇上為了打壓世家,頻繁任用寒門子弟。
這位韓知縣便是如此。他上任途中路過常樂,特意前來拜訪傅朝瑜。
他不過一介知縣,上頭還有沙州知縣,再上頭才是傅大人,如今能有幸見傅大人一面,已是倍覺珍惜。西北從前是什麽樣子,如今又是什麽模樣,這都是有目共睹的,若非傅大人力挽狂瀾,西北斷然不會在短短幾年之內改天換地,如今儼然成了塞上江南了。他雖為小官,卻也有心效仿傅大人將高昌經營得有聲有色。二人討論高昌規劃,韓知縣也一直在洗耳恭聽。
尤其是朝廷在伊州、安南一代的做法,這都是現成的經驗。不過說到人口遷移一事,韓知縣面露為難之色,坦誠道:“高昌如今才剛收為大魏領土,先前又同東.突厥不清不楚的,犯了忌諱,只怕沒有多少人願意去。”
大魏百姓輕易不出遠門,又安土重遷,想讓他們去高昌,基本不可能。再說,百姓們也是記仇的,高昌讓大魏如此狼狽,即便如今亡國了,民間對高昌的偏見卻還是根深蒂固的。
傅朝瑜悠悠一嘆,是這麽個理,但是遷徙一部分百姓卻也是必要的。哪怕遷移過去的是從前吐谷渾的百姓,都比高昌縣內只有高昌人要利於管理。但如何讓他們心甘情願過去,也是一樁麻煩事兒。
傅朝瑜道:“此事我會寫信外同皇上商量商量,實在不行,許諾遷移過去的百姓一些好處也是可以的。”
韓知縣憧憬:“若是有人自願前往就更好了。”
傅朝瑜笑了笑,哪有那麽好的事?
二人商議半日,傅朝瑜又另外交代一件,讓韓知縣上任之後在高昌境內收集赤鹽。
赤鹽,顧名思義便是赤色的食鹽,色如赤石,此乃高昌特產,其味甚美,中原一帶並不多見,也鮮為人知。
但若是在國子監文刊上宣揚一波,必能引起追捧。高昌不缺此物,可大魏卻幾乎沒有,這麽好的生意不賺白不賺,賣出去的錢正好還能夠經營高昌縣,兩全其美。
韓知縣沒多打聽就應下了。
將人送走之後,互市監也迎來了最忙的時候,自從大魏重開互市的消息放出去之後,便陸陸續續有商賈前來打聽大魏本地的跟西域的商賈都有。
林簪月本在醫館坐診,如今也都被崔狄拉過去充人數了,後來人手不夠,連還在放假的楚寧都被請了過去。
杜寧本來放假放得好好的,整日都跟在他娘子身後樂呵樂呵地四處溜達,結果轉眼間他娘子便興沖沖地拋下他離開了?!
那他還放個什麽假?
杜寧已經不是從前為了躲他娘子,特意從京城趕來西北當官的杜寧了。一塊經歷了這麽多事之後,杜寧多多少少都有些黏他媳婦兒,最近尤甚。
為此,他還特意跑去傅朝瑜那兒,準備發一發牢騷好將他娘子接回來。
“崔狄這是什麽意思,他互市監缺人就去招啊,把我娘子叫過去算什麽?”杜寧人還沒進門,大嗓門便咋咋呼呼地傳進來了。
傅朝瑜正好在等著他,見到人回了衙門,立馬將他給留了下來:“你來得正好,如今快要到農忙了,各地的學堂也正在建,先生還得另找,瑣碎之事實在太多,忙得我暈頭轉向。你回來得正是時候,打今兒起這些事情便全交給你了。”
放了幾日假還沒緩過來的杜寧眨了眨眼睛,腦袋有些不清明,後面這句話他怎麽就聽不懂呢?杜寧x歪著頭質問:“這些事兒,不都是你的事嗎?”
傅朝瑜理直氣壯:“我如今事情多,做不過來。”
杜寧後撤一步,警惕地看著對方:“你該不會是想將所有的事情都交給我一個人吧?”
二人僵持。
傅朝瑜緩緩開口:“真聰明。”
杜寧:“……”
他為何今日想不通非要回來,這不是羊入虎口是什麽?
後悔已經來不及了,繞是杜寧再不情願也得乖乖辦差。傅朝瑜如今是真有要事要做,方爻請過來的木工師傅已經到了,原材料也已備齊,寒元關外戰況一日比一日嚴峻,實在是耽誤不得了。
他將手裏的爛攤子丟給杜寧之後便不再管其他,領著木工師傅們一門心事琢磨新武器。
傅朝瑜還特意尋了個僻靜的場所,平日裏畫圖做樣品時周邊都有官府的侍衛把手,裏三層外三層,便是一只蚊子也難飛進去。
至於這些木工師傅則被他統一收編,衙門底下更是直接另設一個神器營,專門負責研制新武器。
傅朝瑜在這兒“閉門造車”,可苦了杜寧了。
他雖然不至於是被趕鴨子上架,但也差不多了,從前好歹還有他娘子跟林姑娘。如今這兩人都被借走,身邊也就只有一個方爻。方爻再能幹也沒有三頭六臂,許多事情還得他自己出面解決。
短短幾日功夫,杜寧腮幫子上養回來的那點肉便又消下去了。他心力交瘁,不懂傅朝瑜那廝究竟在搗鼓些什麽,竟神秘到這種地步。
不說杜寧,就連不在常樂的皇上也好奇。
前些天他與傅朝瑜還時常通信,為了教育儲君這件事情時常有摩擦,在涉及對陣東.突厥的戰略上也時常有分歧。可這些天,傅朝瑜回信越來越少,最後幹脆不回了。
心眼兒小的皇上便記下了這件事情,心中暗暗生著悶氣。傅朝瑜不在身邊,他只好陰陽怪氣周景淵。
周景淵一度忍無可忍。
他沒想過是因為自己舅舅,反而以為是這些日子與東.突厥交手沒有占上上風,所以他這位父皇便生氣了。實在沒必要,東.突厥從來都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,這戰若是繼續拖下去,只怕有得打。
半月之後,常樂忽然來了人傳話。
皇上以為朝廷出了事兒,立馬將人召了過來,不想來人卻傅朝瑜弄出了一樣新式武器,可助大魏早日凱旋。
如今那東西在路上,正要運到寒元關試試水。
張將軍等人立於兩側,見傅朝瑜的人說得信誓旦旦,不禁懷疑起來了:“這玩意兒還能比拋石車威力更大?”
來人篤定道:“我們大人是這麽說的。”
餘下幾個人面面相覷,他們怎麽就那麽不信呢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傅朝瑜叫來方爻, 讓他給自己尋幾個人信得過的木工師傅,再去給他準備一些東西。
方爻看著單子犯了迷糊:“大人這想要做……炮仗?”
傅朝瑜搖了搖頭:“是想琢磨一些新東西,你先把人給我找來, 記得找幾個手藝精湛、口風緊的, 我有大用。”
方爻知道傅大人不會無的放矢,他既然說有大用,便肯定是不同尋常之物。為了不耽誤傅大人做事, 方爻立馬就下去準備了。
傅朝瑜不喜歡戰爭, 更不喜傷亡。兵者,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 不得已而用之。凡是戰爭,都應該慎之又慎。若是世間所有國家部族都能崇尚和平,不再窮兵黷武, 必然能少許多悲劇。
然而這並不現實。
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忍讓, 人的欲.望是無窮的, 欲.望催發出來的戰爭也無休無止。原本傅朝瑜並不打算將此物拿出來,冷兵器時代傷亡有限,可一旦過渡到熱武器, 傷亡勢必會大幅增加。
傅朝瑜並非心疼敵人, 而是擔心這東西外洩, 一如現在的拋石車一樣。這東西一經面世, 想要摧毀或者隱藏幾乎不可能,皇上絕對會將其收為己用,雖不會濫殺, 但是終究留有禍患。等到他小外甥繼位後,他可以規勸小外甥, 但卻勸不了繼任者,也勸不了那些野心家,日後x局勢會演變成何種地步傅朝瑜也不知道。
不過就眼下的情況來看,這卻是對付東.突厥最好的辦法。
原料沒有備齊,傅朝瑜只能先耐著性子先等等。
從書房出來之後,傅朝瑜又領著人去安排了農事。常樂北邊有不少從伊州遷過來的吐谷渾人,他們在此待一年有餘,連大魏日常用語也都學會了。
傅朝瑜過去時,眾人正在商議盡快給紅薯育苗。
他們去年分到了不少紅薯種子,作為遷到西北來的外族人,他們竟然是最先收到紅薯種子的那一批。需知好多西北百姓只分到了些涼州送過來的土豆,紅薯壓根摸都沒摸過,少說也得往後再排上半年才能拿到種子,可他們竟然能排在大魏人前面!
雖說吐谷渾成了伊州,隸屬於大魏,如今已經是一個國家,不分你我,但總歸是不同的。這些人從前生怕自己被排擠,如今衙門對他們的優待,則徹底讓這群人放下了芥蒂,在西北找到了歸屬感。
西北這邊荒地不少,上回聽聞官府還有意遷一批人去高昌縣,一如當初將他們從吐谷渾遷到這兒來一樣。這也未嘗不好,只要跟著大魏朝廷總不會吃虧,他們可以勸一勸伊州族人來此安居。
有人遲疑:“可他們世世代代都在吐谷渾,真的願意來麽?”
“多寫幾封信回去肯定有人願意過來的,留在那兒有什麽好?家裏孩子想出人頭地都夠嗆,輪到年成不好,還得把自家糧食拿出去送給上頭官員,那食不果腹的日子我真是受夠了,想必族人們肯定也早就有所不滿。咱們先試試,來這這麽久,還沒捎消息回去過呢。”
正商量著,忽然看到傅大人過來了。
人群中有兩個膽子大的,立即主動上前搭話。他們說話仍有口音,但是正常溝通交流卻無影響。傅朝瑜對他們刮目相看,這些人適應得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好。
他打趣道:“再過些日子,你們的西北話說得可要比我好多了。”
傅朝瑜是江南人,去京城路上學得中原官話,來了西北之後又學了這邊的話,不過說的也不是很好。
傅朝瑜跟前的漢子笑道:“大人您就別打趣咱們了,我們還有的學呢。正好您今兒來了,能不能勞煩您給咱們看看這紅薯育苗做得對不對。先前衙門的人也都講過,我們怕記得不牢,回來之後琢磨了好幾日,也不知有沒有記錯了。”
春耕這段時間傅朝瑜每每出門都待著幾個種田的好手,為的就是隨時解惑答疑。他雖然涉獵極廣,但許多事兒都是淺嘗輒止,譬如農事方面,傅朝瑜往往都是吩咐幾句,讓下面的懂行的人去做。
術業有專攻,傅朝瑜不能不懂裝懂。
有了懂行的指點,眾人很快便上手了。
在西北的日子,真比他們當初在吐谷渾的時候過得舒坦。從前哪有人願意這麽細致入微地手把手教他們如何種田?官府都奉承著大汗跟王室,從來都不會管他們死活,偶爾遇上一兩個清官,那都算是祖宗保佑了。可自從來了西北,他們卻發現這裏的官員似乎都不錯。
興許是傅大人管理有方,西北官吏身上都不見傲氣,還很平易近人。
日子過得舒坦,他們甚至還開始期待起了幾月後的學堂。原本去年年底西北各地便可以新建學校,這兩年西北開設了許多棉布廠,陸陸續續都賺了不少錢,加上傅大人經營有方,各地商賈都愛來西北碰運氣,西北如今真不缺錢。
衙門有了底氣,自然得興文教,修建學堂便是一樣。各地都希望學堂能比照著涼州學堂來,即便先生沒有涼州學堂的先生好,可教他們這些尋常人家的孩子總是綽綽有餘。而常樂的學堂都已經在建了,眾人一邊種地,一邊憧憬自己的孩子往後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學堂裏頭讀書。
學成文武藝,貨與帝王家。融入了西北之後,連帶著也認同了儒家那一整套觀念,他們幾乎已經脫離了原本吐谷渾的文化與認同。果然,還是將族人勸到這邊來最好,留在伊州境內是沒什麽出息的。
同樣的路子,傅朝瑜打算在高昌也試一試。如今高昌並未設州,而是設了高昌縣,並入沙洲,縣治就在從前高昌王庭所在。
朝廷年初已經派了知縣前去高昌縣,甚至連班子都給配齊了,新任的知縣也是科舉入仕的寒門,這兩年皇上為了打壓世家,頻繁任用寒門子弟。
這位韓知縣便是如此。他上任途中路過常樂,特意前來拜訪傅朝瑜。
他不過一介知縣,上頭還有沙州知縣,再上頭才是傅大人,如今能有幸見傅大人一面,已是倍覺珍惜。西北從前是什麽樣子,如今又是什麽模樣,這都是有目共睹的,若非傅大人力挽狂瀾,西北斷然不會在短短幾年之內改天換地,如今儼然成了塞上江南了。他雖為小官,卻也有心效仿傅大人將高昌經營得有聲有色。二人討論高昌規劃,韓知縣也一直在洗耳恭聽。
尤其是朝廷在伊州、安南一代的做法,這都是現成的經驗。不過說到人口遷移一事,韓知縣面露為難之色,坦誠道:“高昌如今才剛收為大魏領土,先前又同東.突厥不清不楚的,犯了忌諱,只怕沒有多少人願意去。”
大魏百姓輕易不出遠門,又安土重遷,想讓他們去高昌,基本不可能。再說,百姓們也是記仇的,高昌讓大魏如此狼狽,即便如今亡國了,民間對高昌的偏見卻還是根深蒂固的。
傅朝瑜悠悠一嘆,是這麽個理,但是遷徙一部分百姓卻也是必要的。哪怕遷移過去的是從前吐谷渾的百姓,都比高昌縣內只有高昌人要利於管理。但如何讓他們心甘情願過去,也是一樁麻煩事兒。
傅朝瑜道:“此事我會寫信外同皇上商量商量,實在不行,許諾遷移過去的百姓一些好處也是可以的。”
韓知縣憧憬:“若是有人自願前往就更好了。”
傅朝瑜笑了笑,哪有那麽好的事?
二人商議半日,傅朝瑜又另外交代一件,讓韓知縣上任之後在高昌境內收集赤鹽。
赤鹽,顧名思義便是赤色的食鹽,色如赤石,此乃高昌特產,其味甚美,中原一帶並不多見,也鮮為人知。
但若是在國子監文刊上宣揚一波,必能引起追捧。高昌不缺此物,可大魏卻幾乎沒有,這麽好的生意不賺白不賺,賣出去的錢正好還能夠經營高昌縣,兩全其美。
韓知縣沒多打聽就應下了。
將人送走之後,互市監也迎來了最忙的時候,自從大魏重開互市的消息放出去之後,便陸陸續續有商賈前來打聽大魏本地的跟西域的商賈都有。
林簪月本在醫館坐診,如今也都被崔狄拉過去充人數了,後來人手不夠,連還在放假的楚寧都被請了過去。
杜寧本來放假放得好好的,整日都跟在他娘子身後樂呵樂呵地四處溜達,結果轉眼間他娘子便興沖沖地拋下他離開了?!
那他還放個什麽假?
杜寧已經不是從前為了躲他娘子,特意從京城趕來西北當官的杜寧了。一塊經歷了這麽多事之後,杜寧多多少少都有些黏他媳婦兒,最近尤甚。
為此,他還特意跑去傅朝瑜那兒,準備發一發牢騷好將他娘子接回來。
“崔狄這是什麽意思,他互市監缺人就去招啊,把我娘子叫過去算什麽?”杜寧人還沒進門,大嗓門便咋咋呼呼地傳進來了。
傅朝瑜正好在等著他,見到人回了衙門,立馬將他給留了下來:“你來得正好,如今快要到農忙了,各地的學堂也正在建,先生還得另找,瑣碎之事實在太多,忙得我暈頭轉向。你回來得正是時候,打今兒起這些事情便全交給你了。”
放了幾日假還沒緩過來的杜寧眨了眨眼睛,腦袋有些不清明,後面這句話他怎麽就聽不懂呢?杜寧x歪著頭質問:“這些事兒,不都是你的事嗎?”
傅朝瑜理直氣壯:“我如今事情多,做不過來。”
杜寧後撤一步,警惕地看著對方:“你該不會是想將所有的事情都交給我一個人吧?”
二人僵持。
傅朝瑜緩緩開口:“真聰明。”
杜寧:“……”
他為何今日想不通非要回來,這不是羊入虎口是什麽?
後悔已經來不及了,繞是杜寧再不情願也得乖乖辦差。傅朝瑜如今是真有要事要做,方爻請過來的木工師傅已經到了,原材料也已備齊,寒元關外戰況一日比一日嚴峻,實在是耽誤不得了。
他將手裏的爛攤子丟給杜寧之後便不再管其他,領著木工師傅們一門心事琢磨新武器。
傅朝瑜還特意尋了個僻靜的場所,平日裏畫圖做樣品時周邊都有官府的侍衛把手,裏三層外三層,便是一只蚊子也難飛進去。
至於這些木工師傅則被他統一收編,衙門底下更是直接另設一個神器營,專門負責研制新武器。
傅朝瑜在這兒“閉門造車”,可苦了杜寧了。
他雖然不至於是被趕鴨子上架,但也差不多了,從前好歹還有他娘子跟林姑娘。如今這兩人都被借走,身邊也就只有一個方爻。方爻再能幹也沒有三頭六臂,許多事情還得他自己出面解決。
短短幾日功夫,杜寧腮幫子上養回來的那點肉便又消下去了。他心力交瘁,不懂傅朝瑜那廝究竟在搗鼓些什麽,竟神秘到這種地步。
不說杜寧,就連不在常樂的皇上也好奇。
前些天他與傅朝瑜還時常通信,為了教育儲君這件事情時常有摩擦,在涉及對陣東.突厥的戰略上也時常有分歧。可這些天,傅朝瑜回信越來越少,最後幹脆不回了。
心眼兒小的皇上便記下了這件事情,心中暗暗生著悶氣。傅朝瑜不在身邊,他只好陰陽怪氣周景淵。
周景淵一度忍無可忍。
他沒想過是因為自己舅舅,反而以為是這些日子與東.突厥交手沒有占上上風,所以他這位父皇便生氣了。實在沒必要,東.突厥從來都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,這戰若是繼續拖下去,只怕有得打。
半月之後,常樂忽然來了人傳話。
皇上以為朝廷出了事兒,立馬將人召了過來,不想來人卻傅朝瑜弄出了一樣新式武器,可助大魏早日凱旋。
如今那東西在路上,正要運到寒元關試試水。
張將軍等人立於兩側,見傅朝瑜的人說得信誓旦旦,不禁懷疑起來了:“這玩意兒還能比拋石車威力更大?”
來人篤定道:“我們大人是這麽說的。”
餘下幾個人面面相覷,他們怎麽就那麽不信呢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